梨树白酒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情况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酿酒业也已逾几千年。在梨树区这个文明古朴的老镇,酿酒业也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历经了百年的沧桑、演变和传承。
据“梨树区区志”考证和记载,梨树酿酒业发展历程如下:
一、1928年,位于梨树镇十一道街(今梨树白酒厂原址)的东部公路道下开了一家酿酒的小作坊,雇了十几个人,采用半机械化生产操作,称鸿记酒庄,老板叫叶青红,该酒庄于1945年(光复)由于战乱停产。
二、1935年(康德二年),位于梨树百货商店后部,开了两家黄酒馆,一家叫和盛局,另一家称泳泉局。
和盛局由三人经营,他们是周树林、吕江和、许功立。
泳泉局也为三人经营,分别是王金贵、孙犟眼子、李玉祥。两家黄酒馆因1942年(康德九年)梨树街失火而随之倒闭。
三、1964年的10月,位于梨树区第十一道街中部的梨树食品厂在邻院筹建了白酒生产车间,由市白酒厂选派王德福、苏明章、苑德启等十八名精干人员组建而成。
四、1970年4月1日,梨树区工业科在食品厂遗留下来的酿酒旧厂房经修复正式建成了白酒厂,白酒工艺传承人为艾井库,主要领导由区委、区政府下派。确定工艺后,马上组织生产,于5月1日正式出酒。
原料来源:长年雇一辆马车从梨树粮库往回运原辅料,原料以玉米为主,还有糠麸、高粱等,辅料仍为稻壳。(注:从1970年到1982年10月原料由本区粮库供应,于1982年末开始自购)。
五、于1976年11月,为扩大发展白酒生产,进一步振兴地方经济,在位于十一道街的西部,左毗梨树物质处,右靠河堤边另建了新厂房一处。
六、1978年10月18日,因市工业改组,梨树白酒厂归市轻工业管理局所管辖。
七、1981年10月,新厂房正式投产使用。淀粉出酒率65%以上。
八、于1982年2月1日纳入全民预算内企业。同年在旧厂址成立了饮料车间,生产瓶装“格瓦斯”汽酒。
九、于1988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在梨树白酒厂试行为期三年的租赁承包责任制,最后由厂长于德福投标租赁。
关于产品销售:1970年至1982年由商业的百货批发站包销;于1983年至1990年“百批”协助销售;于1990年到1991年由市糖酒公司协助销售;1992年后自销。
产品特色:始终坚持传统工艺、麸曲纯粮酿造。酒体清香醇正,口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因此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十、于1990年梨树白酒厂开创了瓶装“梨树白酒”取得了畅销全市的可喜佳绩。为此梨树白酒厂突破了建厂以来如下的第一次:1、第一次账面存款42万元;2、第一次有了退税的好政策;3、第一次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使瓶装“梨树白酒”全产全销527吨;4、第一次全厂近40人去北京旅游;5、第一次获利42万元;6、第一次准备筹建综合楼。
十一、于1991年筹建三层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411平方米。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剪彩使用。
十二、1992年10月8日鸡西白酒厂与梨树白酒厂合并成立了制酒总厂,梨树白酒厂划归为分厂,并定为生产散白酒的基地。
十三、2000年制酒总厂全面改制,由国企改为民有民营企业,企业名称:鸡西市好酒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十四、2006年因成本、费用等诸多原因,公司决策者先将旧厂房卖予个人,又于2007年7月将原厂房及综合楼全部卖予个人。
十五、于2009年,由1970年建厂原老之一的王秀琴承包了原梨树白酒厂。
十六、2010年开始投入生产散白酒,雇佣人员10人,每月产量近20吨。仍然采用麸曲纯粮酿造的传统工艺。
十七、于2013年制作了大曲酒,自己培养了窖泥,填补了梨树白酒厂建厂以来的空白。同年开始筹划在综合楼一层安装灌装车间生产线的全盘工作。
十八、2013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九、于2014年4月正式灌装使用,
二十、2015年被评为鸡西老字号
二十一、2016年10月底,梨树白酒完成了“友情怀”名酒的创新性高端设计工作。
二十二、2018年12月中旬,梨树白酒重磅推出“讲究酒”高端系列名酒.
二十三、2019年7月全厂老厂房全面改扩建、恢复主车间生产、建设销售展示厅,历史文化墙及多功能演示厅。
梨树白酒经中高温大曲酿造而成,入口香绵回甘,有“百年古烧锅,美酒梨树白”的美称!梨树白酒历史悠久,品质独特。多年来我们按照国家或根据十七大以来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强国强县指示精神,为了抢救“梨树白”老品牌;为了进一步振兴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让“梨树白”老字号源远流长发展下去,为了使各方百姓能重饮“梨树白”的风味,我们会秉承 “匠心”、“传承”、“纯粮酿造”、“固态发酵”的老传统,老工艺,继续为中国酒文化持续发展,坚持不懈努力传承下去。